首页 > 文章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心内膜炎常识有哪些?

阅读:365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心内膜炎患者在生活中虽然很多,但很多人对这种疾病并不了解。那么心内膜炎感染后应该如何诊断和治疗呢?专家称,很多人并不了解心内膜炎感染后应该如何诊断和治疗因而延误了治疗的最好机会。本文中专家就详细为您介绍一下心内膜炎感染后应该如何诊断和治疗呢。

关于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endocarditis,IE)的诊断和治疗有许多不同的观点,而临床对照研究基本上还未涉及这一领域,虽然我们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但并不是基于循证的原则,因此对这一疾病的诊治迫切需要循证医学的指导。

(一)病理生理学

心内膜炎是指心壁内膜的炎症。心脏瓣膜最常受累,其次为心腔内膜。当心内膜炎的损害(赘生物)含有微生物时,则称为感染性心内膜炎。这是一个总称,包括了疾病的各种临床类型(如急性、亚急性、人工瓣膜性感染),也包括了不同的病原(如细菌、酵母菌、真菌等)感染。

感染性心内膜炎常常源于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non-bacterialthromboticendocarditis,NBTE)。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时形成的纤维蛋白-血小板血栓赘生物是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病的重要前提条件,患者一旦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在血液中的病原微生物将会在此处附着,形成感染性心内膜炎。除非某种原因导致内膜面损伤,正常心脏一般不会发生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心脏瓣膜的损伤引起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例如血液在通过存在疤痕或狭窄的瓣膜时产生高速涡流,引起心内膜内皮的损伤后,纤维蛋白和血小板粘附于内皮损伤的区域就形成了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因此心脏瓣膜损害的类型决定了赘生物最可能在心内膜面形成的部位。

从上文我们可以看出,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理特点就是赘生物形成。赘生物大小不等,由病原微生物、纤维蛋白、血小板及少量炎性渗出物所构成。若病变进一步发展,将会出现瓣膜、瓣周或心外的并发症。瓣膜并发症包括瓣膜功能不全、瓣膜破坏或梗阻。瓣周并发症指感染扩散至瓣膜邻近结构,形成瓣周脓肿。心外并发症最常见者为栓塞现象,如冠状动脉栓塞或体循环栓塞,造成缺血梗死或出血;在脏器中形成脓肿或真菌性动脉瘤比较少见;其它还有免疫复合物所介导的疾病,如肾小球肾炎。

(二)、流行病学:

以前,按照不同的角度,感染性心内膜炎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自身瓣膜性、人工瓣膜性、血培养阴性和静脉吸毒相关性心内膜炎。这些分类有一定的价值,但有重叠现象。实际上根据病原分类更有助于预测自然病程、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以下我们将依据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三个主要类型(自体瓣膜性、人工瓣膜性和血培养阴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简要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流行病学。

致病力强的病原菌,如肺炎链球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自身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可以感染结构正常的瓣膜,但存在先天性或获得性损害的瓣膜更常见,同时还易被草绿色链球菌等致病力弱的病原微生物感染。

上述文章关于心内膜炎感染后应该如何诊断和治疗方法就先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相信大家阅读这篇文章后对心内膜炎有了更多的了解。很多人并不了解心内膜炎感染后应该如何诊断和治疗因而延误了治疗的最好机会,我们还需要了解致病的原因和病理从根本上预防该疾病的发生。

相关文章推荐
  • 免疫抑制剂有哪些 阅读:398
    该类药物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变病程阻止或延缓病变组织器官的破坏,风湿性疾病常用的免疫抑制剂有三大类分别为抗代谢药,比如常用的
  • 免疫抑制剂有哪些 阅读:272
    免疫抑制性是一大类具有抑制机体异常免疫反应的化学类药物,风湿免疫科常用的免疫抑制剂包括甲氨蝶呤、来氟米特、霉酚酸酯、环孢
  • 免疫抑制剂有哪些 阅读:267
    第一类是糖皮质激素类,比如像泼尼松,甲基泼尼松龙等。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也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来进行治
  • 补血药有哪些? 阅读:829
    补血药通常有中成药物和西药,需要根据自身的病情严重程度,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避免私自用药。 1、中成药物:在身体出现贫血的症状下,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驴胶补血颗粒、益气养血口服液、复方阿胶浆以及强骨
  • 肿瘤有哪些 阅读:647
    肿瘤有很多种,可按性质分为良性与恶性两类,也可按部位分为四类,还可按组织来源分为五类。这里主要列举按照性质分类的肿瘤类型: 1、良性肿瘤,包括鳞状细胞乳头瘤、腺瘤、纤维瘤等。 2、恶性肿瘤,包括鳞状细胞瘤、基底细胞瘤、腺癌等。
  • 宫颈癌并发症有哪些 阅读:593
    癌肿压迫或侵犯直肠时可出现排便困难,便血,甚至直肠阴道瘘,宫旁组织受侵时可表现为冰冻骨盆。如果侵犯膀胱时,可出现尿频,尿